冒充公检法诈骗出现新把戏 一女子被骗212万
发布日期:2017-6-12 阅读次数:311
最近,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电信网络案件再现新“把戏”。6月7日,家住柯桥的一位女士不幸中招,多年积蓄的200余万元进了骗子的腰包。
当天上午11时许,正在柯桥杨汛桥家里休息的李女士在自家的固定电话接到自称电信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称李女士家里的这个固定电话因为欠费两小时后就要停机了。
一听这话,李女士感到很奇怪,自家的电话刚交完话费怎么会停机呢?
根据对方的提示,李女士把电话转接到了另一个客服员工查询原因,对方称因为李女士名下有一个上海的电话欠费停机导致绍兴这个电话也要停机。
这下李女士感到更奇怪了,自己什么时候在上海有一个固定电话?
为了进一步核实,很快电话又转接到了上海市闵行区公安局的王警官处。王警官查询后称,李女士在绍兴某银行办理的一张银行卡涉嫌违法欠款数百万元,她的同伙邓海已被抓获并如实交代了罪行。
当李女士表示绝无此事时,王警官让李女士报警,还做了一个电话笔录,称之后由检察院负责调查。
之后一位闵行区检察院的张检察官上线了,还提供了一个网站网址给李女士。李女士上网一查发现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网站,在查询栏输入案件编号后,印有李女士头像和身份信息的“刑事逮捕执行命令”出现在了电脑屏幕里。
这下李女士彻底相信了,再三向对方解释自己没有违法。此时,对方称李女士要自证清白的话,必须把钱存入安全账户。
之后,李女士下载了对方发来的一个软件,自家电脑在对方远程操纵下实施了一系列转账,到下午5点左右,李女士212万余元全进了安全账户。
到了晚上19点30左右,李女士越想越不对劲,向柯桥公安机关报了警。
通过连夜调查,市反欺诈中心发现,李女士的200余万元已经通过10余张银行卡转到了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而冻结的这10余张银行卡中的余额还不足1000元,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老套路新手法
据市反欺诈中心民警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像这样的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案件高发,和以前的作案手法相比,骗子有了不少“创新”:首先相比以前上来就承认自己是公检法,现在的骗子都会以电话欠费停机、名下车辆在外地出了车祸等借口吸引受害者注意,之后才会安排“公检法”人员上台,当然最好关键的就是以自证清白为诱饵,让受害者把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据悉,今年以来绍兴市共发生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案件112起,属于高发案件类型,涉案金额6457065元。
警方提醒,首先公安机关是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的,其次刑事逮捕执行命令是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的文件,一般由检察机关批准,因涉及个人信息更不会在网上查到,安全账户更是无稽之谈,最后无论骗子使用什么手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骗钱,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守护好“钱袋子”。如果您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请拨打110咨询或者向就近的公安局(派出所)咨询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