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电话损失22万 谨防利用网银授权诈骗
发布日期:2017-6-12 阅读次数:319
近年来,随着广大群众对网络通讯诈骗的防范意识的提高,公安反欺诈中心的建立及银行相关制度的完善,通过电话要求进行转账汇款等骗局日渐被人识破。但近日,不法分子诈骗手法又有了“新升级”,利用网银授权支付实施诈骗,通过冒充身份,要求市民在柜台开通网银配合所谓的“调查”,并诱导被害群众进行网银授权支付而落入诈骗陷阱。
6月9日上午8时许,王女士接到一个无号码显示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电信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王女士说她在上海宝山开户的一个固定电话恶意欠费2865元,上海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并让王女士自己与宝山区公安局联系。“我们是电信公司,无法识别用户的真实身份,只能根据账户登记信息进行报案。如果有异议,你自己跟公安局去说明情况吧。”对方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王女士对此虽心有疑问,但还是拨打114查询到了宝山公安局的电话,打算致电过去询问情况。然而此时,手机又接到了一通电话,显示号码为“021-……”,正是刚才查询到的上海当地的公安电话,这时王女士开始有点相信了。
“这里是宝山区公安分局,请问有什么事情?”接电话的是一名自称徐姓“民警”,当王女士把刚才的事情向其叙述后,“民警”把电话交给了一位赵姓“支队长”。“你涉嫌特大电信欺诈案,目前我们警方正在侦办此案,今天下午4点我们警方将全面冻结你的资产。”“赵支队长”对王女士说:“但也有可能你说的是真话,你的身份信息的确是被他人冒用了,但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查清楚,请你配合我们的联合调查工作。
随后,这位“赵支队长”将电话转接给了法院的“邱法官”,为了增加王女士的信任度,对方还告诉她一个网址.她通过该网址查询到了官方网站上的法官公示信息。这下,王女士完全相信了对方。“鉴于你在外地的特殊情况,我就让你优先办理资产清查比对,但你务必真实诚信,不要隐瞒资产情况,不然所有后果均由你本人负责。”“邱法官”郑重其事地向王女士说明了资产清算方法及严重后果,要求她把所有手头上的资金都集中到一张银行卡上,并让王女士到银行柜台开通网上银行,方便法院进行清查。
王女士又急又怕,心想对方只是让她开通网上银行配合调查,又没让她转账汇款,应该没什么事。于是,就来到银行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当所有操作完成后,王女士发现自己竟然稀里糊涂地把卡里的22万转了出去,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连忙报了警。
警方提醒,利用网银授权转账支付实施诈骗,是今年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高危骗术。当被害人一步步被诱骗进入网上银行后,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说辞,套取被害人手机验证码、网银动态密码等后,实际上等于已经授权给对方使用自己的网银进行转账或支付,因而在完成授权后的短时间内,被害人银行账户中的资金就会被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