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就要到来,每年的这场考试都牵动着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而诈骗分子也开始在这种紧张时刻蠢蠢欲动,各出奇招,借机行骗。为此,警方梳理了近年来高考前一些特别容易中招的诈骗手段,提醒广大家长和考生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诱惑作弊
高考前后是电信骚扰诈骗频发的时段,不少家长和考生会收到骚扰诈骗短信或电话,例如推销“状元笔记”,有的自称掌握了“内幕真题”,更有甚者直接售卖高考作弊工具。
【防范提醒】:诈骗分子往往抓住了考生焦虑、家长担忧的心理,承诺出售内部押宝真题或者更危险的作弊工具,考生和家长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圈套,还有可能给人生重要的节点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面对此类骚扰诈骗,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轻信,用最平和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高考,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植入木马
高考前,很多学生和家长们都会使用手机APP获取关于高考择校、专业选择等资讯,而不法分子也借此机会将恶意木马植入手机APP诱骗用户下载,获取用户信息。此前,新闻就曾报道过某高考资讯APP被不法分子恶意利用,在将该APP植入木马后,再诱骗手机用户下载安装,在盗窃用户信息后,不法分子会进行二次作恶,考生将再一次面临定向推销短信,甚至诈骗电话的风险。
【防范提醒】:考生和家长应当尽量到专业的咨询网站查询信息,下载安全的高考资讯类APP。
意外电话
不法分子在通过非法渠道获得考生和家长的信息后,会通过冒充老师,以考生出车祸或突患急病在医院急诊等名义,要求家长汇款的手段实施诈骗。此类诈骗往往利用家长焦急不安的心理,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手机或是上课时间手机不便接听等原因,家长往往无法与孩子取得联系,就容易轻信所谓“老师”的电话。
【防范提醒】:平时留心多存几位孩子学校老师的电话,在接到孩子出意外、突发急病的陌生电话时,不要惊慌失措,留一份警醒,向孩子老师打个电话核实好情况,千万不要不管不顾就急着把钱汇到对方“老师”的账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