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医院”电话,无锡市民倪先生被告知自己名下账户多了15万元。为了查清这笔钱的来源,倪先生打了几个电话,后来居然还联系上了“中央专案组”,并且和诈骗扯上了关系。最终,他被骗走48000多元。江苏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省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冒充“公检法”骗局又出新花样,一定要加强防范。 通讯员 苏宫新 本报记者 徐杨
骗局:账户“多”了15万,还和诈骗案有关
倪先生说,打电话者自称是“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负责保险的人,并称“上海嘉定平安保险公司”打了15万元到“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账户上,还报了倪先生的身份证号码,让其两个半小时内把钱处理掉。
倪先生一头雾水,自己没病没灾,也没去过上海,更没买什么保险,这15万元从何而来?倪先生怀疑自己身份被人冒用,于是向“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想报警。但对方却说如果倪先生身份真被人冒用,很可能已涉嫌违法犯罪,按常规途径报警已经来不及,但可以帮他联系“嘉定公安局”。
电话很快就被转接,一位“民警”听取了倪先生反映的情况,并称会进行核查。过了一会儿,“民警”打电话给倪先生,称其涉嫌一起特大诈骗案,“嘉定公安局”无法处理,接着给了一个“中央专案组”的电话,让倪先生联系。
就在向“中央专案组”反映完情况后,倪先生陆续接到三个陌生电话,称如果不想银行存款被冻结,就得把钱拿出来“检验”一下。为了证明清白,倪先生按其要求在ATM机上操作,分6次总计汇出48000多元。
提醒:指挥操作ATM机用英文界面肯定有诈
“其实,这是非常老套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只是对方换了一个新的由头,即医院收到巨额款项。”省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类诈骗除了由头更新外,套路基本没变。
遇到此类骗局要学会辨识,真通缉令是不会以短信、微信等形式发出,如果真涉嫌违法犯罪,警察也不会事先通过电话联系。所以,以下情况均为诈骗:
凡是带“+87、+88、+89”的号码,带“0579、110、021”等数字的号码,自称某地公安局让你协助调查的;让你自己打114核实电话号码的;要求隔离家人朋友的;要求登录某陌生网站的;给你看通缉令的;要求在ATM机上进行英文界面操作的;要求将汇款凭证、流水单号销毁的。
警方提醒,遇到称涉嫌洗钱犯罪、包裹有问题、身份证被冒用、银行卡涉案等电话时,要与家人、朋友多咨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拨打110咨询,以便辨别事情的真伪,不要盲目相信对方,更不能轻易给陌生人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