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短信有“毒”点链接会“吞钱”
发布日期:2017-2-7 阅读次数:374
“二姐,我给你录了段录像,你看……”昨天,一位市民收到手机短信后,点击了上面的网址链接,结果不到5分钟余额宝的100元就被黑客刷走了。当天,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市民:接到类似朋友圈短信,一律不要点击并迅速将短信删除。
误点短信被刷走百元
“从昨天上午10时开始,我们中心就陆续接到了一些市民的咨询和报警,他们都是收到了类似的诈骗短信。”昨天下午,记者赶到了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祝小楠说,当天下午2时许,本市有位女士收到了一条“我给你录了段录像,你看……”,这位女士点了短信的链接后,接着提示下载一个软件,手机随后黑屏。
过了一会儿,她的一些朋友打来电话问是不是手机中了病毒,她才恍然大悟,迅速更换了手机绑定银行卡的密码等,没想到在5分钟里,余额宝里的100元还是被黑客刷走了。目前,我市警方正在调查此事。祝小楠说,从前天上午10时到昨天下午2时30分,他们中心陆续接到了22起这样的诈骗短信咨询和报警,不过只有1位市民被刷走了钱。
“其实之前,这种诈骗短信也存在过,可能是过年期间市民拍照、录像的机会很多,从昨天开始,这种诈骗短信突然增多了。 ”祝小楠告诉记者,这种手机短信的内容为“×××,我给你录了段录像,你看”或者是“×××,你看同学聚会照片”甚至还有“×××,老公、老婆出轨视频”,这些短信后面都带有网址链接。一旦市民点击链接后,木马病毒就会窃取手机通讯录,并且自动向通讯录中所有人继续发送木马病毒,要是后续有人继续点击,就会造成木马病毒迅速蔓延传播。
冒充熟人短信暗藏木马
“现在各种朋友圈很多,借助这种套近乎的手机短信方式,不少警惕心不高的市民,出于好奇心很容易上当受骗,再加上不少人的各种账户喜欢共用一个密码,这就给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祝小楠介绍,这种假冒熟人的手机短信,一旦被点击后,通信录、手机银行账户、邮箱、社交工具等信息,随后就会被不法分子获取,对方会通过撞库等方式来分析破解密码,从而给机主带来财产损失。
昨天,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通过早报特意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接到类似短信,一律不要点击并迅速将短信删除,防止木马病毒继续扩散,同时建议市民提醒发来短信的手机号码持有人,因为对方的手机已经被植入了木马病毒。对已经点击链接的市民也不要惊慌,请将手机恢复到出厂设置,同时将手机绑定的银行卡等更改密码,并保护好各类财产账户的验证码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
这五个锦囊一定收好
去年9月9日,青岛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已经接到市民的报警、举报和咨询电话3000多个,全部及时做出了应急处置,成功阻止了80多起诈骗案件的发生,避免损失600多万元。
祝小楠介绍,除了这种朋友圈诈骗短信外,常见的诈骗短信还有冒充熟人借钱、不法分子用伪基站发送U盾升级、银行卡或是会员卡积分兑换,冒充公检法机关设立“安全账户”的电话诈骗,以及不法分子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诱使用户扫描暗藏木马的二维码,扫描后木马就会进入手机系统,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这些诈骗短信市民一定不要上当受骗。
现在社会,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重,怎样规避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呢?昨天,祝小楠给市民提供了五个锦囊。首先是一定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手机绑定的不要是信用卡,而是借记卡;绑定银行卡的金额不要太多;第三就是各种密码一定要定时更改,要加上字母和下划线;第四个就是智能机最好下载专业的手机杀毒软件,不少专业手机杀毒软件都有黑名单,会提示用户不要上当受骗;最后就是收到诈骗短信,财产损失后,要马上拨打110或就近到派出所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