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也能“夺命”,电信诈骗何时能休?
发布日期:2016-6-23 阅读次数:266
夺命电话:甘肃乡村教师被骗光23万购房款后自杀。 七件套的锦缎寿衣,是范银贵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在他自杀的时候,身上仍穿着17年前结婚时,四姐给他做的一件灰白格子西服。这个甘肃天水秦安县的乡村教师,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节俭,积攒了23万元。原本他准备用这些钱,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一个电话骗光了范银贵的全部积蓄,他也因此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发短信、群拨电话、互联网等手段,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十分猖獗。但电信诈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加强学习,关注在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内、银行内张贴上墙的警示提醒,浏览报刊、网络上民警宣传的防骗知识;即使被骗也要第一时间报案,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破案。
作为一名教师,范老师也许知道电信诈骗,但他接到了来自公安局的电话,作为普通人,在接到类似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乃至政府等部门的电话时,我们该怎样去区分它的真假呢?作为相关的职能部门可不可以对群众做一些相关的宣传教育呢?而电信和金融系统也应尽到自己的监管责任,切断电信诈骗的两个关键环节——“诈骗电话”和“银行转账”;公安机关也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只要我们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提高防范意识,电信诈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最后,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善待自己,珍爱生命,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