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从“猜猜我是谁”到“我换号了,敬请惠存”,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今年5月份,“空姐张馨予被骗15万元”一事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手机用户频繁被骗,到底该由谁负责?外界将矛头指向了运营商。然而,一个最新的法院判例却显示,诈骗电话导致的损失,运营商无需担责。手机用户的损失真切存在,责任到底怎么判定?损失由谁承担?
案例回顾 手机号被克隆,15万元被转走
2016年5月6日,微博账号为“北京首都航空公司乘务员张馨予”的空姐,在微博上讲述了自己银行卡内15万元被盗取的过程,引来众多网友关注。目前,该微博已经被转发5万次,评论2万次。
据张馨予透露,2016年5月4日下午4:30左右她接到了一个电话,接通之后对方一通辱骂,她感觉莫名其妙就挂了,此后也没有理会,直到手机被打到关机。等她再开机的时候,手机就一直处于无服务的状态。
“当时我并没有在意,以为是我的手机卡出了问题。可是2016年5月5日下午2时我准备去银行取钱的时候,我发现我银行卡里的15万元全部没了。我立即给中国光大银行的客服打电话,客服小姐说就在昨日下午的5时20分左右,我的钱被取走了,而这个时间正好是昨天我接到骚扰电话电话关机后发生的。”随后,她致电中国电信,发现手机号也成了空号。
该事件得到了网友的高度关注,张馨予后来发微博称:“有人拿着我的假身份证或是临时身份证补办了我的手机卡,当时客服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不是本人、不持本人身份证绝无法补办。”
“@中国电信,我想问问没有身份证,也不是我本人,怎么就能复制我的电话卡,转走我的钱?而光大银行泄露客户信息、卡号、电话号,这都太可怕了!辛辛苦苦工作几年攒的钱就这么没了?谁来给我负这个责任?”空姐张馨予在微博中气愤地质问。
无独有偶,记者发现网上曾有报道称,深圳高先生的妻子的手机在1月1日突然无法正常通话、接收短信及上网,随后相继发现名下光大、平安及建行总计10万多元存款“消失”。接着,他们发现自己的SIM卡被人复制了。
近日判例 诈骗电话导致损失运营商不担责
无论是空姐张馨予还是深圳的高先生妻子,被骗之后都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但目前尚未破案,所遭受的损失也并未追回。然而,案情尚未真相大白,用户以及网友都将责任指向了运营商。
在类似电信诈骗中,电信运营商一直被指责为“帮凶”,甚至网上还有人得出了“每年通讯运营商及银行可分别从“诈骗蛋糕”中获得10%及3%的利益,年赚数亿”这样荒谬的结论。实际上,运营商也一直在技术与资源上投入巨大与诈骗电话做斗争。
“运营商只是个通道,不能因为高速上出了车祸,就都怪在高速公路上。”日前,一家运营商的工作人员表示,QQ、微信、百度等网络平台上也有很多骗局,但很少有消费者会找他们“补损”。
据该人士称,此前有手机用户起诉运营商,认为运营商没有提供保障,被不法分子用“改号软件”做了手脚。法院一审判罚运营商承担一定责任,罚金1万元。随后,运营商上诉,二审推翻了一审判决,运营商不用承担责任。“从这个判例看,法院显然认同了运营商的观点,提供通信服务保障,用户负责辨别来电的真伪。”
市民看法 电信诈骗花样太多防不胜防
“猜猜我是谁”、“你儿子被绑架”、“航班取消”、“车祸急需钱”、“你涉嫌一起案件,公安局在对你进行调查”、“原油、白银期货”、“黄金地段商铺”、“澳门赌场”……形形色色的手机骚扰、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对此,市民们表示很无奈。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我觉得方便和安全是一对矛盾体,目前网上转账、网上支付是方便了,但安全性有待提高。也不知道运营商是不是需要对此负责,其实仔细想想,运营商也不想发生这种事情。”市民林女士如是说。
“我觉得运营商需要担责呀,他们应该保证他们用户的安全。我们交了来电显示费,为什么有时来电显示还会被改号软件更改号码?我觉得很多人都是相信了来电显示的手机号码,才放低了戒备心的!我们交了来电显示的费用,就应该得到保障呀!”市民孙女士气愤地说。
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高端诈骗”是防不胜防,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低端诈骗”被强调了多次却还是有人上当。近日,海南某高校大学生被骗1.5万元。记者了解到,起因是该学生接到电话,被告知是学院的老师,因给领导送礼急需用钱,要求暂借该学生1.5万元,该同学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就冒失转账到对方提供账户。对此,记者提醒广大同学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但凡遇到类似电话,请一定要核实身份再决定。
民警支招:“三不一要”谨防电信诈骗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信诈骗也呈现出了与网络诈骗相结合的方式,这使市民更易上当,存款损失的速度也更快。
那么,面对频发的电信诈骗案件、面临猖獗的电信诈骗犯和花式诈骗“姿势”,我们作为普通市民,应该怎么办?
海口市龙华区公安分局的民警告诉记者,在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的同时,社会公众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做到“三不一要”。
“一不”: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二不”:不透露,就是要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或向亲戚、朋友、同事等核实情况。
“三不”:不转账,要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诈骗分子得逞。
“一要”: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得知亲戚朋友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联系电话等详细情节,以便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挽回损失。